:::跳到主要內容
回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民意信箱 English RSS
:::
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將資訊分享到Facebook 將資訊分享Line 將資訊以Email轉寄 將資訊分享到Twitter 將資訊分享到Plurk 彈窗列印設定
近期經貿與稅收情勢(113年7月26日)- 專題:近年貨物稅徵收概況

一、國際經濟情勢

1.IMF及標普全球最新展望,今(2024)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.2%2.7%,惟貿易與地緣政治之緊張局勢,恐增添通膨壓力。

2.隨服務貿易持穩向上,商品貿易重拾成長動能,世銀及IMF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量年增率各為2.5%3.1%

二、國內經貿情勢

1.伴隨國際景氣平穩回升及創新科技應用推展,113年第2季我國出口1,147億美元,年增9.9%;進口受出口引申需求帶動,廠商備料愈趨積極,加以基期偏低,年增12.7%。第2季電子零組件業受惠於AIHPC等新興商機強勁,生產指數年增25.0%,工業及製造業生產亦各年增14.5%14.9%

2.消費方面,受惠於國產及進口電動新車上市熱銷,以及百貨公司積極展店與擴大促銷,第2季零售業營業額年增2.7%;餐飲業因端午連假、畢業季謝師宴等商機,與炎炎夏日推升冰飲品買氣,年增3.8%。隨畢業季到來,6月失業率走升至3.39 %,上半年失業率平均3.36%,為近24年同期低點

3.賦稅方面,上半年實徵淨額21,346億元,年增410億元(+2.0%),主因綜所稅結算申報自繳稅款增加、AI議題推升臺股交易量能,加上內需穩定及升息效應挹注相關稅收。稅目中以綜所稅增加587億元、證交稅增加586億元較多,營所稅因上市櫃公司112年獲利下滑,減少1,308億元。

三、近年貨物稅徵收概況

1.貨物稅屬於特種消費稅,隨國內經濟環境變遷,徵課貨品業經簡化為車輛、油氣及電器等7種,除稅基之侷限性以外,近年政府為平抑物價、節能減碳等考量,亦局部調降稅率,致成長動能不如總稅收,103-112年間有半數年度呈現下滑,在前5大稅目中表現居末,112年占總稅收4.8%,較103年接近腰斬,來自減稅(444億元)之影響約1.2個百分點。

2.油氣及車輛並居貨物稅兩大稅源,合占9成,隨國內汽車市場不斷成長,加以油氣類稅額調降及新冠疫情抑制油品消費,後者已見凌駕之勢,111年車輛類稅額首度超越油氣類,占整體貨物稅比重於112年再突破5成,且7成來自進口汽車,尤其300萬元以上進口小客車更為近年推升主力,而國產車占比則益見式微。

3.電器類貨物稅占比雖不高,但部分國產品項完稅數量升降頗劇,其中冷暖氣機、除濕機隨一戶多機、極端氣候或國人健康意識深化,完稅數量走升;在智慧型手機明顯改變民眾視聽習慣下,電視機及音響組合完稅數量呈減勢,錄影機則幾近停產。而實施至1136月核退節能電器逾千萬台,減徵貨物稅181億元,屬一次性稅損,但帶來可累積的無形節電效益將頗為可觀。

四、結語

1.儘管主要國家顧忌通膨尚存而推遲寬鬆貨幣政策時程,但尚不致改變景氣穩定擴張步調,世界貿易往來也顯露回溫跡象,國際預測機構普遍維持或小幅上調今年全球成長展望。然而地緣政治風險未減,主要經濟體間貿易爭端再起,加以今年多國舉行大選恐導致經濟政策出現擺盪,加劇保護主義,均增添全球經貿發展與通膨前景的不確定性。

2.AI應用需求持續嘉惠科技產業,傳產貨類接單亦漸有起色,加以基期偏低,第2季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續呈擴張;另隨就業情勢穩定、薪資提升,以及股市創高挹注財富效果,旅遊熱潮及外食、購物等消費增加,推升零售及餐飲營業額齊創佳績。預料在內外俱溫之勢延續下,下半年國內經濟仍將穩步成長。

3.受惠於景氣回溫、股房市交易熱絡,綜所結算申報稅款成長,致上半年全國稅收達2.1兆元,惟在營所稅減幅較鉅之拖累下,增幅僅2.0%。展望下半年,雖營所稅暫繳免辦措施不續行、終端消費增強,有助於挹注相關稅目;但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年減13,不利盈餘分配扣繳稅款;正負互抵,全年稅收可望趨向過往溫和成長之態勢。

 

完整內容請參見新聞稿本文(pdf)

 

 

財政部統計處發言人:蔡處長美娜
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39

 

業務聯絡人:殷科長英洳
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41

發布單位:財政部統計處 發布日期:2024-07-26 更新日期:2024-07-26 點閱次數:1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