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跳到主要內容
回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民意信箱 English RSS
:::
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將資訊分享到Facebook 將資訊分享Line 將資訊以Email轉寄 將資訊分享到Twitter 將資訊分享到Plurk 彈窗列印設定
蔡總統上任迄今,扣除嚴重特殊性傳染性肺炎因素,債務不增反減,目前財政狀況獲國際信評機構肯定

一、債務比率自101年度最高峰逐年下降
  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占前3年度名目國內生產毛額(GDP)平均數比率(下稱債務比率),由101年底高峰36.3%逐年下降至108年底29.7%,連續7年下降,蓄積財政能量。109年度及110年度因應疫情擴大歲出,預算差短及債務略增, 109年度及110年底債務比率略升至30.0%及33.5%,尚符合公共債務法所訂40.6%上限規定,以110年度債務比率計算可舉債額度約新臺幣(下同)1.5兆元,尚具足夠財政韌性支應緊急重大政務所需。
二、蔡政府執政五年多,實際舉債僅淨增3,110億元
  查97年5月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為3兆6,644億元,105年5月底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5兆3,988億元,爰馬前總統8年任內淨舉借1兆7,344億元;又110年8月底,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5兆7,098億元,較105年5月底淨增加3,110億元,倘排除肺炎特別預算舉借數3,565億元,則蔡總統5年多任內舉借淨減少455億元。
三、因應疫情及建設增加支出,特別預算係分年編列,仍維持財政韌性
  各特別預算編列均係因應緊急或重大情事,依預算法及特別條例規定辦理,具執行必要性及急迫性,前開特別預算之舉借係分年辦理,其影響亦係分年,而非集中於同一年度產生立即影響,且GDP自然成長,稅收亦將成長,提高我國可舉債空間,與財政改善形成良性循環;肺炎疫情蔓延全球,各國皆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,根據110年7月IMF調查報告,主要國家額外財政支出與稅費減免(不含融資貸款、擔保等)占GDP比率介於25.4%至4.5%之間,如美國25.4%、澳洲18.4%、新加坡18.4%、日本16.5%、英國16.2%、中國4.8%及南韓4.5%;均高於我國編列特別預算8,394億元占GDP比率3.9%。而國內外各機構對我國110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多高於5%,顯示政府善用有限預算,將錢花在刀口上,在疫情危機中,有效維繫經濟成長動能。
四、我國財政狀況獲國際信評機構肯定
  110年9月10日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發布新聞稿,將我國之國家評等上限由「AA+」調升為「AAA」;同年4月22日標準普爾信用評等公司發布新聞稿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由「AA-」調升為「AA」;2月24日穆迪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發布新聞稿,將我國之展望由「穩定」調整為「正向」,均肯定我國因應疫情之財政表現,有效促進經濟迅速回復常軌,政府嚴守公共債務法債限相關規定,亦使我國較其他國家更具因應突發衝擊之財政緩衝能力。另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(IMD)110年6月17日公布之「2021年世界競爭力年報」我國在64個受評比經濟體排名第8,較上年進步3名,在亞太地區我國排名第3;其中債務占GDP比率排名由第16名進步至第10名,亦顯示我國因防疫得宜,財政體質相對穩健。
五、賡續落實健全財政措施,兼顧財政穩健及經濟發展
  未來將賡續落實健全財政措施,以多元方式籌措財源,並恪遵預算法、公共債務法及財政紀律法等規定,嚴格管控年度歲入歲出差短及債務規模,落實財政紀律,俾兼顧財政穩健及經濟發展,奠定國家永續發展基礎。

新聞稿聯絡人:科長賴佳華
聯絡電話:02-2322-8352

發布單位:財政部國庫署 發布日期:2021-09-27 更新日期:2021-09-27 點閱次數:26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