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跳到主要內容
回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民意信箱 English RSS
:::
字體小 icon 字體中 icon 字體大 icon 將資訊分享到Facebook 將資訊分享Line 將資訊以Email轉寄 將資訊分享到Twitter 將資訊分享到Plurk 彈窗列印設定
近期經貿與稅收情勢(113年4月24日) - 專題:臺韓日美對陸港貿易概況

一、國際經濟情勢

1.IMF及標普全球最新展望,今(2024)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.2%2.6%,皆較1月預測數小幅調升。

2.隨物價壓力減弱及終端需求逐漸復甦,WTOIMF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量成長率各放大至2.6%3.0%

二、國內經貿情勢

1.隨全球景氣逐步改善,加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,113年第1季我國出口1,103億美元,年增達12.9%;進口因電子零組件及部分原物料需求回升,年增2.9%。第1季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止跌回揚11.1%,惟傳統貨品力道仍顯不足,工業及製造業生產各年增6.0%6.2%

2.消費方面,受惠春節連假人潮湧現,百貨新商場加入營運,跨境旅遊持續熱絡,第1季零售業營業額年增3.1%;餐飲業因新品牌展店挹注,加以航班旅運人次成長,帶動餐飲需求增加,年增8.1%。隨年後轉職者陸續找到工作,3月失業率3.38%,第1季平均3.36%,為近24年同期低點

3.賦稅方面,第1季實徵淨額5,576億元,為歷年同期新高,年增14.5 %,主因AI商機激勵股市交易量能,房市買氣亦呈復甦,加以利息及盈餘分配所得扣繳挹注相關稅收。稅目中以證交稅增256億元最多,其次為營業稅增加184億元、綜所稅增加164億元,遺贈稅則減少17億元。

三、臺韓日美對陸港貿易概況

1.隨美中貿易衝突、肺炎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,加以中國大陸經濟放緩,臺、韓、日由陸港驅動出口成長之模式遭遇瓶頸,2023年對陸港出口依存度降至15-21年低點,連同美國在內,4經濟體近5年對陸港外銷表現均不及同期間總出口。2013年迄今10年間臺、韓、日均以面板受創較重,南韓、日本更因主力產品積體電路、汽車零附件外銷反轉走跌,致對陸港出口各減13.6%4.7%,我與美國分別在積體電路、能源產品輸出帶動下,增21.5%7.0%

2.近來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從「脫鉤」到「去風險」,自陸港進口已有劇烈變化,規模值由2013-18年增2成轉為2018-23年減2成,2023年占比降至14%19年新低。至於臺、韓近10年自陸港進口分別擴增6成、7成,皆由積體電路推升,日本因服飾及鞋類進口萎縮,小減4%3者自陸港輸入比重皆逾2成。而隨中國大陸外貿結構轉向科技屬性的「新三樣」,4經濟體自陸港進口蓄電池倍增,尤以美、韓為最。

3.出、進口相抵後,臺、韓對陸港享有出超,惟南韓近年呈縮減之勢,日、美因對陸港手機、電腦等產品倚賴較深,各年多呈入超。當前世界經濟朝向以美、中為首的供應鏈分化、區域化與在地化發展,對臺、韓、日、美與陸港貿易連結之影響持續在演變中,我國又因政治特殊處境,尚面對中國大陸透過經貿作為進行干擾之企圖,未來仍須密切注意並積極因應,以降低可能衍生的負面衝擊。

四、結語

1.國際大環境改善,終端需求回溫,在美國與部分新興市場強勁表現下,全球經濟運行平穩向好。惟高利率滯後效應與財政支持措施收回,持續對經濟活動構成壓力,且隨中東衝突擴大,恐重新升高通膨與推遲降息預測,加上中國大陸經濟疲軟、地緣政治角力與科技競爭之牽制,全球景氣雖好轉,但進程偏緩且存在分歧現象。

2.市況能見度提升,庫存因素減弱,復有人工智慧、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帶動相關產品供應鏈出貨動能,第1季製造業生產已見止穩向上,出口亦連續2季成長;另隨股市交易活絡,旅遊熱潮及外食、購物等消費意願不墜,推升零售及餐飲營業額雙創同期新高,加以就業情勢穩定,國內經濟可望呈現內外齊揚之穩健格局。

3.近期台股熱絡、景氣回溫、不動產市場漸復甦,加以升息與股利發放基期差異帶動營業稅及綜所稅成長,首季全國稅收年增15。展望未來,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、股利發放年減皆逾1成,不利所得稅表現;另營所稅CFC課稅制度及臺版晶片法案施行、綜所稅調高基本生活費額度及免辦暫繳稅款入帳等影響仍待觀察,預期隨第2季主要稅目入帳後,全年稅收情勢將轉明朗。

 

完整內容請參見新聞稿本文(pdf)

 

 

財政部統計處發言人:蔡處長美娜
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39

 

業務聯絡人:殷科長英洳

聯絡電話:(02)2322-8341

發布單位:財政部統計處 發布日期:2024-04-24 更新日期:2024-04-24 點閱次數:587